商业银行次级债券
一、定义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
二、发行条件
商业银行公开发行次级债券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偏差小;
(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
(三)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
(四)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五)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商业银行以私募方式发行次级债券或募集次级定期债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偏差小;
(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三)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
(四)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五)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三、管理规定
2004年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联合颁布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依法对次级债券发行进行监督管理。银监会负责对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资格进行审查, 申请发行金融债券的商业银行应向所在地银监局提交申请,由银监局受理、初审后,报银监会审查并决定。银监会还对次级债券计入附属资本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对次级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和交易进行监督管理,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商业银行不得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次级债券。
《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或私募发行,发行可以采取一次足额发行或限额内分期发行的方式。商业银行公开发行次级债券应由具有债券评级能力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次级债券发行后信用评级机构应每年对该次级债券进行跟踪信用评级。如发生影响该次级债券信用评级的重大事项,信用评级机构应及时调整该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并向投资者公布。发行次级债券时,发行人应组建承销团,承销人可在发行期内向其他投资者分销其所承销的金融债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金融债券的登记、托管机构。发行人应在金融债券发行前和存续期间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信息披露应通过中国货币网、中国债券信息网进行。
经银监会批准,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可以计入附属资本,次级债券计入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条件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相关监管规定执行。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20%。
四、需要报送的文件
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应分别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提交申请并报送有关文件,主要包括:
(一)次级债券发行申请报告;
(二)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出具的发行核准证明或股东大会通过的专项决议;
(三)次级债券发行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发行人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附注;
(五)发行章程、公告;
(六)募集说明书;
(七)承销协议、承销团协议;
(八)次级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的说明;
(九)发行人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五、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等级的设置及含义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是指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所发行次级债券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的分析判断,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综合评价。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等级含义如下:
A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级: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BB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B级: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级: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级:不能偿还债务。
除AAA级,CCC级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六、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市场状况
截至2009年末,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均为次级债券,发行额度合计3750亿元;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了1107.1亿元次级债券;23家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了258.5亿元次级债券;4家农村商业银行发行了71亿元次级债券。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总量合计占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量的72.92%。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等级主要集中于BBB+~AAA,分布较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