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企业信用分析要点
对于煤炭企业的评级,应主要关注资源禀赋、生产规模、安全生产、区位优势、财务稳健等。
一、行业状况
行业分析主要分为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和监管环境、行业地位和竞争格局。
1、宏观经济情况
煤炭行业下游电力、钢铁、化工均属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分析宏观经济走势,下游行业对煤炭的需求程度。
2、行业政策和监管环境
分析国家对煤炭的行业政策以及监管环境对整个煤炭行业的影响。
3、行业地位
行业地位是决定行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因素,行业地位的分析主要判断行业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判断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而判断行业地位的高低。
4、竞争格局
煤炭企业的产能排序,整体区域分布,要关注行业集中度、大型煤炭企业数量、生产规模等因素,以及基于上述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二、企业基础素质
基础素质主要关注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企业规模及竞争能力和企业所有者性质和股东背景。
1、区位优势
煤炭企业所处区位对生产经营及销售都有重要影响。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地质条件、周边经济发达程度、对煤炭的需求及价格承受能力上。受地质赋存条件影响,中国西部交通不便,但煤炭地质储量大,东南部发达,但煤炭资源短缺,造成了煤炭运输在煤炭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2、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主要包括储量、地址开采条件、煤种。
3、企业规模及竞争能力
重点关注煤炭企业的原煤生产排名、资产及收入规模、企业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排名。
4、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股东背景
主要分析企业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已及这些所有制性质对企业治理结构及偿债意愿的影响;公司实际控股股东情况,股东对公司的支持力度如何。
三、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主要关注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1、治理结构
公司董事会、经理层、股东权利分布,股权结构是否优化,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否分离,是否能够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否出现侵犯或损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是否完善。
2、管理体制
国内大型煤炭企业主要以国有控股企业居多,高级管理人员主要由国资委任免,相应的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架构设置合理,监督制度完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对于非国有煤炭企业,管理架构和监督机制将是关注的重点。
3、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主要关注对下属公司的控制力度,从战略管理、投资管理、审计控制、分支机构考核、分支机构高管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4、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重点分析受评企业管理的相关的制度是否健全,相关制度执行效果如何,对于煤炭行业而言,重点应分析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建设及执行情况。
四、经营状况
经营分析关注多元化产业格局、生产状况、销售方式、安全管理、在建项目和战略发展等因素。
1、多元化产业布局
在多元化发展中,若为相关产业,则是否能有明确的上下游关系,上下游的原料保障程度等都是关注的重点。
2、生产状况
主要产品产量(分煤种),主要矿井的设计产能、剩余生产年限,主要产品的销售量、销售价格、利润率情况。
3、销售方式
主要分析煤炭运输能力,是否存在运输瓶颈。煤炭主要销售区域及主要销售客户。
4、安全管理
公司安全环保设备的齐备性、规章制度的健全性、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煤炭维简费提取及支出情况、获得的安全环保认证等方面来判断企业安全环保水平。
5、在建项目
未来几年,公司将要进行重大投资建设情况?主要资金来源?自有资金所占比例?上述项目是否围绕公司主业进行?上述项目的建成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6、战略发展
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企业拟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资源配置方案,因此发展战略会对企业未来的投资需求、融资需求、负债程度变化和盈利能力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五、财务状况
财务分析部分主要关注财务信息质量、资产质量、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偿债能力。
1、财务信息质量
重点分析近三年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结论、报表是否拥有可比性、公司所采用会计政策是否与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判断企业有关财务数据的证实性和有效性。
2、资产质量
重点关注公司资产构成及稳定性、流动资产的应收项目回收难度、存货计价方式和变现能力、固定资产资产成新率与帐面价值是否相符,从而对整个公司资产质量形成判断。
3、资本结构
重点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程度的高低、有息债务规模大小、债务负担的程度、债务结构于资产结构的匹配程度、债务偿还时间的集中程度等。
4、盈利能力
在分析盈利能力时,需要关注:①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趋势是否具有一致性;②分析近三年期间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③对净资产收益率、总资本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指标进行分析;④根据公司预测判断未来几年盈利趋势。
5、现金流
在分析时,主要考察的指标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自由现金流、经营流动负债比率、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债务保护倍数、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利息保护倍数等指标。
6、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是信用评级的关键。主要考察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EBITDA利息倍数、全部债务/EBITDA等,结合上述偿债资金来源,综合判断企业偿债能力。
|